第三章:世界制造业发展的三个阶段

时间:2021-10-16 阅读:1034 作者:超级管理员

        第三章:世界制造业发展的三个阶段

  

我一次在讲课的时候,一位老总说了老师:“你说我们中国制造业 太多都是野蛮制造太丢人了。”说不丢人,美国企业、日本企业曾经野蛮过而中国企业正在野蛮。美国企业经历一百多年,日本企业七八十年,中国企业刚进入市场经济当中。请问改革开放多长时间?多长时间30年,这30年当中我们要科学地界定,要去头去尾的时间,只留10年的时间就叫中国企业的积累时间。因此中国企业在管理的积累当中是小娃娃的水平,所以其实世界制造,都是从野蛮开始的。从无到有的发展经历,这叫自然客观的发展规律。 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第一节   经验管理模式(一阶段)

 

什么叫经验管理呢?举一个例子,最典型的就是师父带徒弟的这种方式,能人。师父带徒弟模仿提到师父带徒弟,中国的师父还喜欢留一手,本来都不够完整,还留一手,让技术是雪上加霜。如举个例子,说个笑话。比如我是个武术大师,我有10招绝技,但是我要带徒弟了,我偏偏教你9招。为什么?防这个小子反我,我徒弟又带徒孙。我教你8招,为什么这样教我?我师父这样教我的。等到十几代徒弟以后结果如何?一招都没了。虽然是个笑话,说明一个问题,我们的管理是不科学的,是建立在人为基础上,所以叫经验管理。如果任其发展企业没有作为,为什么企业做不大原因,但我们已经清楚了。企业从哪里来?制造业从哪儿来?往哪儿去?这条路线我们清楚了,我们要发展,我们不满足于野蛮制造,要发展往标准化制造发展,这是我们的希望。不能原地步我踏,刚才讲过任何的制造形式不是孤立存在,而依托一项管理。

  

         第二节  规范化管理模式(二阶段)

规范化管理模式当中,企业要完成哪些的任务呢?这是中国制造业必由之路,一个制造业的规范管理当中,标准化制造当中有四个工作要做。

第一、员工职业化。你的员工素质偏低,我行我素的员工没有作为,要打造职业化

第二、工作一定要标准化。同样工作的员工,最后结果所使用的时间,产生是一样的结果。

第三、流程再造流程。这是部门和部门之间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越近越好。因为流程,我们流程太长信息受阻,精简、缩短。比如过去我们做个产品用4天时间,客户说对不起,一天时间能完成吗?如果你不去再造你的流程,你这单子丢了。原来4天 你的流程4天完成。投入到产出需要4天时间,但是客户说一天能完成吗?投入产出一天那你如何从4天要实现一天。这中间需要再造流程去适应客户的需要。这叫定单生产的特征你做不了,仍然4天,被市场淘汰所以要流程再造,适应客户的要求去做。那流程再造以后呢?比如做一个产品需要4天时间,由四个部门来通力合作。现在流程精简到一天时间,四个部门压缩成一个机构叫轻装上阵。

第四、这个叫组织重组。是规范管理必须要做的事情,也是中国制造业的管理上升的必由之路。

有这四个保证以后,你可以收购其他企业,可以克隆企业。你有没有能力,看你敢不敢收购一家倒闭的工厂,收购别人你必须有自己的特色和模式。没有标准你敢收购别人吗?我们中国有一个非常知名的企业,它在全国收购有36家工厂,不投资一分钱。派去三个高管带一套版本,一年后让公司起死回生。一样的工厂、一样的设备、一样材料、一样人员、标准化模式。麦当劳肯德基我们都知道,它的总部在美国,但连锁店开在全世界。一样的品味、一样的服务靠什么模式,有很多的企业老总跟我这样交流。我企业想精细化,我问他第一句话,你企业规范了吗?你企业有标准建立了吗?没有,如果没有建立标准,没有规范,你在野蛮制造上的精细化就越做越错。它有一个先后的顺序,叫升级的过程,叫一步一个脚印不能跨越。你本身行为工作方式都是野蛮的,没有章法的那在没有章法的混乱当中,把你混乱的错的精细了。大家想想看,不会越做越错吗?什么叫精细化呢?在标准以后,在标准当中找到这个标准,工作当中流程当中,最重要的拿出来就叫精细化。

    

    举个例子:目前中国企业在设备管理当中,出现了这样一种理念叫我操作一台设备,我操作你维修。员工是操作设备的,但员工不会维修。一个修设备的人却不知道怎么坏的,这本身就是我们目前现状,如果在这个基础上精细化的话,错了,那应该怎么做呢?正确的应该怎么样做呢?让机修工不来修设备,让员工修设备就好办了叫我操作、我维修、我保养。这样的精细化就越摸索越高了。首先实现精细化之前,必须要纠正错误。目前在书市里边,在书店里很多有精细化管理这样的书籍,我经常去翻阅,但是这些书籍当中,打开以后都是一些职责的精细化。这些只可以借鉴,不可以照搬。职责的东西是最后一步, 先把观念纠正,错误的纠正,然后再量身定做。标准制造。但告诉大家,一个标准化制造的企业,只能保本经营。当然野蛮制造是亏损的经营。因为浪费太严重了,我行我素的企业,标准化它叫保本企业。我们都知道制造业的目标就两个字。 哪两个字?赚钱。我们制造业赚钱吗?标准化的叫保本。什么叫赚钱精益制造。丰田公司原职业经理人,大野耐一先生说过工厂是最赚钱的地方实现了,丰田实现了。丰田公司一年赚的钱,相当于三大汽车巨头的两年总和。精益制造,所以被称为当今世界唯一不倒闭的企业是精益。关于汽车召回事件我们不谈,我们只是了解它的管理模式。我刚才讲了说任何的制造形式,都不是孤立存在而依托一项管理。

  

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第三节    精细化管理模式(三阶段)

      没有精细化,何来精益。精细化管理才是我们企业,最后的终结。当然现在也可以说是终结,将来随着我们不断地发展,新的东西出来那再另说。精细化管理去实现精益。有人会说了,老师野蛮制造,标准化制造,我们都明白,那什么叫精益呀?我简单地描述一下,什么叫精益,让大家能够了解饱学。我用简短的话,很通俗易懂的故事,大家能够马上明白什么叫精益,了解它的核心思想,其实很简单的内容。就是持续改善。

 

      什么叫持续改善更深入地像剥葱一样的,去了解本质,那么什么叫持续改善呢?当这岗位四个人的时候,我要消除一个,它剩几个?三个当三个的时候,我要想通过改善消除一个,还有几个?两个,当两个时候我要再通过改善消除一个,还有几个一个?当一个的时候我要想通过改善,消除一个结果怎么样,无人或机器人工厂,这叫持续改善永不满足。说到这儿大家会认为很困难,精益是很困难但是理念我们要清楚,其实没什么大不了。像日本一些制造业,它和我们是一样的 ,就因为它们是改善型企业,而我们是管理型。

 

我们了解一下,管理型和改善型之间的差异。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我讲故事来听,来感受什么叫管理?什么叫改善?我去年到一家日本工厂考察,这个公司副理陪同我们,当时我们去四五个老师,有一个组织单位,上海一个单位组织我们过去考察,我们老师看一上午都不知道工厂是干什么的。牌子拿掉了,门牌都没有。故意而为之的,来一个副理陪同我们,我就问你们工厂干吗的?他不说。我告诉大家我看一上午,我不知道工厂干什么的。我在国内我每年走访很多的企业,我只要到现场走一圈,我能知道这个企业的工艺流程,我能说出来,但是这个工厂我不知道干什么的。不但是我发现,其他老师都很困惑,都生产管理老师,后来我们就吃饭了,吃好饭刚上车,开动车刚要走,停!不能走。为什么?这回去不好交代,人家问你们去日本工厂,看什么工厂,不知道,不更丢人吗?专家?什么专家?助理去问问,这工厂到底干啥的。助理是个女孩子不愿意去,去,要不然你的工作不好做。助理去了,问了很长时间回来告诉我们老师,让我们老师大吃一惊,能让我们老师大吃一惊的工厂,在国内很少见,她说原来这家工厂是做油墨的。油墨知道是做什么用的吗?印刷、彩印用的油墨。我们惊讶的是上午在车间看,员工上班的时候,这个工厂员工在穿白色的工作服在上班,地面都是白色的。你能知道是做油墨的吗?这时候我立马想到了我们有很多地方是做油墨的一些工厂,与其之间的差距之大。

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第四节   管理型企业

当年我去一个地方考察,在沿海城市,有很多做油墨。当然我老师考察企业的时候都是西装革履,穿得挺干净的。我刚好进车间,没想到这个公司老总,把我拉住了。哇,老师,你不能直接这样进去的。干吗?过来给你穿个皮大衣,拿个圆乎乎的东西给我戴上叫防毒面具。人家员工穿白色工作服在上班,而我们员工要穿皮大衣,戴防毒面具上班的,同样的工厂现场是不一样的。而我们管理者又经常犯一个错误,犯什么错误?并且也规定了今天皮大衣不穿者怎么样?罚款多少?200元你够狠的,50元皮大衣不穿者这么严重,不穿会晕倒的。多少?100 元由此得出结论。我们清楚了员工最讨厌罚款就排斥了,管理型。原地踏步,靠制度约束员工,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第五节  改善型企业

改善型是什么样子的呢?明天比今天进步,我们来再讲故事,通过故事来了解管理型和改善型之间的差异。有一个地方一家企业,我来到车间里发现一个牌子,当时我认为是看板,其实不是,他们说了是处罚员工的一些制度,张贴比如说罚张三李四,多少钱多少钱的一个告示。它是流水线工作的一个工作台,这是台面,这是个称,像这样称的,这个称往下,这个放的是什么呢?员工坐的板凳,那么时间久员工坐在板凳上,时间久会有一个动作,脚会如何?抬起来担在称上对不对?可是牌子这样写的,在推行5S活动当中,为规范工作现场,严禁员工把脚放在称上,发现一次者罚款多少?10块,嫁祸5S4年后这个企业又请我去了,请问大家这个牌子如何?牌会怎么样了?还在。4年过去了这个牌子,我的话刚说一半,这个经理说:“哇,老师你说这个牌子,这个牌子已经换8个了。”那7个呢?都是晚上被员工偷偷摸摸地扔了,但是这个牌子是搬不动了。干吗?焊在地上的,这就是我们的管理者。他不去改善,他不去问,员工为什么屡次三番把牌子搬出,他从来不深入地探索和思考。那我们来做个分析,员工脚在秤上,这种行为在行为学当中,被我们称为叫无意识差错,员工不是故意的,一不留神放上去,一放上去罚款10块,员工被罚了冤枉。员工说了,我有计划好今天中午花10块钱买红烧肉吃的。我的肉没了。谁弄没的?脚。我的肉呢?脚。再恨谁?恨秤。再恨谁?恨车间。再恨谁?恨公司、恨企业。为什么?5点钟下班铃敲响以后你看员工不会停留在车间里,而是立马逃之夭夭,因为到处都是陷阱。那改善到底怎么做呢?同样地方,如果改善就不一样的结果。我们看一个精益的企业是没有罚款的,那么有罚款必须要做一件事情,要找到制造罚款的真正元凶是谁,叫原罪。改善中一个原罪的理念,谁是真正的凶手。其实员工被罚款是蒙受不白之冤。后来我问员工,牌子首先不要了,我说是什么地方让你们经常被罚款的?员工的眼睛,从牌子要转移到这个秤。是这个秤害的,真正的元凶。既然找到真正的元凶,我们就消除它。消除一件事情,改善中必须有两个措施,这是非常科学的理念就是我们要改善。改善必须有两种方案,一个不行,选第二个。好,我们要干掉消除这个秤有两种方案。第一种方案,请问这次的脚有法放吗?没了,想放都没有地方,这很重要。第二个方案,说如果这个秤是不能拿开的,拿开会导致整个工作台会坍塌,因此这个秤上增加一个系统。增加一个什么系统,可以提醒员工不犯错误呢!人类是最敏感的动物,人类最敏感有四个区域。第一、颜色;第二、图画;第三、声音;第四、是最懂的。人类最懂的是这个文字,一个精益的企业,没有文化人都可以工作这叫精益。请问大家,在这秤上增加一个什么系统可以提醒员工不犯错误。增加什么?颜色。能,天天看颜色!颜色能看得到吗?靠什么?声音,叫报警系统。员工脚往上一放,有人问老师了几次?7次。7次叫洗脑数。连续叫7次,第8次的时候你故意把脚放在秤上,他自己都会拿下来,因为连续7次的报警提示大家,错误的一响,错误、错误、响的时候告诉错误,错误、错误叫临界的提醒。一部电视剧你能否全部看完,其实最重要是前七集,前七集电视剧。前七集,作家编剧会把大量的故事悬念放在前七集当中,引人入胜把你带走。一部书前70页,在中关村我们知道,很多学子们去看书,比如新书上架以后看70页,要买不买非常清楚了。洗脑重复的内容7次叫洗脑数。那什么叫洗脑?假话说多变成什么了?真话。真话说多呢?变成假话。那不白说了嘛,真理。大家不相信今天晚上回家做个试验,你连续说一句假话,连续说多少遍,说100遍。说完以后你自己都不知道是真是假,洗脑。通过刚才的了解你会发现,我们得到的结论是科学方法纠正错误。

下边有一句话我送给大家,来记一下,这是改善的理念当中的一个核心的思想。

    

 

一个管理者不以处罚员工为荣,而是与员工一起来研究,不让员工犯错误的方法。同时不给员工提供一个犯错误的机会和条件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第六节  精细化管理的目标。

推行精细化管理,到底要实现什么样的结果和目标我们要清楚七个零:

1、零转产工时浪费叫柔性生产。什么叫零转产呢?就是换模时间,比如正在做A产品,客户说要B切换,机器不停的情况下能够转换产品叫柔性生产,实现第一个零。

2、零库存,需要减库存。

3、零浪费,要全面成本控制。

4、零不良,高品质。高品质当中有一句话,大家不妨来记一下,对我们有指导意义,实现高品质当中有一句话,那就是让员工第一次做对。让员工第一次做对有三个条件,(1)员工必须有正确思想,敬岗爱业,忠于企业,忠于岗位的员工的打造。但光有思想是不够的。(2)、熟练技能,熟练的技术。是零缺陷管理的最核心思想。再好的员工总有犯错误失误的时候,(3)叫防错误的能力。正确思想,熟练技能。防错误能力的打造。

5、零故障,保养永远比维修更重要。

6、零停滞叫生产一个流程中间不能停顿,

7、零灾害,安全第一,这里边有四个安全保障。(1)、厂房安全。(2)、设备安全。(3)、环境安全。(4)、最重要的是人身安全。这是精细化管理追求的境界。要实现这些内容,必须得企业内部的人、机、料、法、环所有的要素要进行精细化。生产精细、质量精细、物料精细、设备精细、现场精细化来实现这些内容。


关于我们
  小参谋企业旗下的昆山小参某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,致力于把精细化管理模式应用到中小型企业经营当中,立志帮助中小型企业,经营有方略,管理有制度,引用有人才,工作有流程,作业有标准,全面辅导管理人员,提升运营与管理水平,在企业经营当中提升工作热情和生活幸福指数。···
扫码联系我们
扫码关注
   站点地图 网站地图 技术支持:助商优